暨津冀中醫醫史文獻學科發展座談會在我校舉行
2024年5月28日,《醫藏·診法部》編纂工作啟動會暨津冀中醫醫史文獻學科發展座談會在杏苑校區綜合教學樓第二報告廳隆重舉行👨🏻🍼。我校傑出校友、《醫藏》編纂項目學術總負責人高文柱研究員,天津中醫藥大學郭靄春醫史文獻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毅研究員、中醫意昂4吳妍書記、田露副院長等一行11人親臨指導。《醫藏·診法部》主編、我校資深中醫文獻學家牛兵占教授📅,意昂4🦴、針灸推拿意昂4🧑🏻🦽➡️、圖書館等單位30余人參會。校黨委副書記👨⚕️、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孫士江🏈,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永民致辭並講話🤶🏻,副校長方朝義主持會議🧗🏿。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凱到會指導,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高維娟接見了高文柱一行。
《醫藏》點校本中醫藥叢書,由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院士和高文柱研究員主編,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中醫文獻整理工程。該書計劃分五期,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我校牛兵占教授受聘叢書副主編及診法部主編。第一期為主體工程,分為十二部🙈,計劃用時十年完成。


李永民在致辭中強調👨🏿🦰,《醫藏·診法部》是大型中醫古籍叢書《醫藏》的重要組成,該叢書的編纂在中醫文獻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也將進一步密切津冀兩校“一源兩歧”的深厚淵源。希望以此為契機🧚🏿♂️,雙方以教研室為對接單元,在學科建設、專業課程建設、學生管理等方面加強院際交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取得豐碩成果。

劉毅研究員從天津中醫藥大學郭靄春醫史文獻研究所成立的初心與過程,介紹了研究所成立一年來在機構建立、專家聘任、項目確定三方面的主要成績。並希望通過本次交流延續兩校血濃於水的親情,在有力推動《醫藏》編纂項目實施的同時🚋,為中醫醫史文獻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高文柱研究員指出🦒🤳,中醫藥文獻是守正的根本👨🏽🌾、創新的源泉,《醫藏》編纂意義重大。他結合項目編寫要求,勉勵《醫藏·診法部》編纂工作👩🏼⚖️,一要堅持“三不”原則,不破句、不誤字、不存疑👨🏽💼;二是做到“三求”🧑🦽➡️,求全🔡、求精、求快。

牛兵占教授回憶了我校郭靄春、宗全和兩代中醫文獻大家在古籍整理方面的卓越建樹和高貴品格🤷🏽,以及其與高文柱研究員當年一起求學、從事古籍整理工作的諸多感懷往事,表達了將保質保量完成《醫藏》編纂工作的決心💞。同時寄望學校借此項目,進一步提高中醫醫史文獻學科研究水平,培養出一支優秀師資隊伍。

中醫醫史文獻學科博士生導師、校黨委副書記孫士江表態發言🧑🏽💼🥫,指出🙎🏻♂️👋🏽:《醫藏》編纂工作任務艱巨🧣,希望年輕教師在牛兵占教授的帶領下,繼承我校中醫文獻學科優良傳統,做有能力、有知識🦸🏽♂️👩🏽🦲、有擔當、有情懷的一代中醫藥文獻新人,同時也誠邀天津中醫藥大學經常來石指導,深化兩校在醫、教0️⃣、研、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創京津冀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石期間👍,方朝義副校長陪同高文柱研究員一行參觀了我校古籍修復室和古籍線裝書庫,重點參觀了館藏《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二十卷》明弘治十二年刻本等古籍善本。圖書館負責同誌向天津同道介紹了我校古籍修復和中醫藥古籍數字化工作,演示了河北省中醫藥古籍數字圖書館系統,並表示將全力為《醫藏》編纂項目做好服務保障。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之際,津冀攜手開展中醫古籍整理研究,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的重要舉措,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具體行動🤵♂️。
